咨询热线:

冬季防火安全常识

发布日期:2024-12-09 09:14:14   来源 : 邯星safety    浏览量 :150
邯星safety 发布日期:2024-12-09 09:14:14  
150


一、冬季是火灾多发、易发时节

1、气候因素

1)冬季寒冷干燥,致使物品也特别干燥,含水量降低,遇火容易燃烧;2)冬季雨雪时,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遇雨水、受潮会发 生爆炸、火灾事故;

2、人的因素

1)冬季用火、用电、用气增多,又逢烤火取暖时期,起火因素多; 2)冬季是储藏季节,无论是工厂企业,还是居民家庭,物资财富相对集中,一旦发生火灾,就会造成大的损失; 3)冬季逢有元旦、春节和元宵节三大节日,生活用火、交通运输、商业物品储存销售等环节易发生火灾,也是群众燃放烟花爆竹的高峰,故而容易导致爆炸、火灾事故的发生。

二、火灾的分类

(一)按燃烧特性分类• 国家标准《火灾分类》GB4968-85 把火灾分为 A、B、C、D 四类。

1)、A 类火灾 • A 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。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, 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,例如棉、毛、麻、纸张、 木材火灾等。

灭火时可使用水、泡沫、磷酸铵盐干粉、卤代烷、二氧化碳等灭火剂。

(2)B 类火灾 • B 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,例如汽油、 柴油、原油、甲醇、乙醇、沥青、石蜡等火灾。这类火灾 易随燃烧液体流动,燃烧猛烈,易发生爆燃、喷溅,不易 扑救。灭火时可使用喷雾水、泡沫、干粉等灭火剂。

(3)C 类火灾 • C 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,例如煤气、天然气、甲烷、乙炔、 氢气火灾等。这类火灾常引起爆炸,破坏性很大,且难以 扑救。灭火时应先将气体输送阀门和管道关死,截断气源, 再冷却灭火。

4)、D 类火灾 • D 类火灾指金属火灾,例如钾、钠、镁、钛、锆、锂、铝 镁合金等火灾。这类火灾多因遇湿、遇高温自燃引起,灭 火时忌用水、泡沫及含水性物质,也不能用卤代烷、二氧化碳及常用的干粉灭火剂,一般用干沙掩埋的方式灭火。

(二)按火灾损失分类• 根据《条例》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标准,特别重大、 重大、较大和一般火灾的等级标准分别为: • 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 30人以上死亡,或者 100 人以上重 伤,或者 1 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; • 重大火灾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,或者 50 人以 上 100 人以下重伤,或者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财 产损失的火灾;• 较大火灾是指造成 3 人以

10 人以下死亡,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,或者 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财 产损失的火灾;• 一般火灾是指造成 3 人以下死亡,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,或者 1000 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。

三、冬季防火措施

1)加强冬季防火安全教育,提高全体人员的防火意识。对岗位人员进行冬季岗位的防火教育是做好冬季岗位防火 安全工作的关键。要人人重视防火工作,处处想着防火工 作,在做一件工作都与防火工作相联系,从而提高全体人员的防火意识。

(2)炉火安装与使用的防火要求火炉的炉身、烟囱、和烟囱出口等部分与电源线和电气设备要保持50cm 以上的距离。炉火必须有专人看守,掏出的炉灰必须随时用水浇灭后倒在指定地点,禁止用易燃、可燃液体点火,填的煤不要过多,以不超出炉口上沿为宜,防止热煤掉出引起可燃物起火。不准在火炉上熬炼油料、烘烤易燃物品。

(3)易燃材料的管理使用可燃材料进行保温时,必须设专人进行监护、巡逻检查。保温材料定位后,禁止一切用火、用电作业。照明线路、照明灯具要远离可燃的保温材料。保温材料使用完以后,要随时进行清理,集中进行存放保管。

(4)入冬前要将泡沫灭火器等放入有采暖的地方,并套上保温套。

5)电焊、气割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,掌握焊割的 安全技术、操作规程,经过考试合格,取得操作合格证后 方准操作。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

6)严格执行用火审批程序和制度,操作前必须办理作业票证

7)电工要经过专门培训,掌握安装与维修的安全技术,并经过考试合格后,方准独立操作。岗位用电和照明用电要严格按《岗位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》执行。

8)岗位现场和宿舍严禁使用电炉,电热器具等。

四、对轻微火情的紧急应付

1、初起小火,可正确使用灭火器、水、沙土、干土、浸 湿的毛巾、床单、棉被等覆盖灭火。

2、用扫帚、拖把等扑打,也能扑灭小火。

3、油类、酒精等起火,不可用水去扑救,可用沙土或浸 湿的棉被迅速覆盖。

4、煤气起火,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,迅速切断气源。5、电器起火,不可用水扑救,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, 水是导体,这样做会发生触电。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,然后再灭火。

五、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

1、一旦身受火灾威胁,千万不要惊慌失措,要冷静确定自己所处位置,根据周围的烟、火光、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,不要盲目采取行动。 2、身处平房,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,应迅速离开火场,反之,则必须另选择出口脱身(如从窗口跳出),或采取保护措施 (如用水淋湿衣服,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和上身等)后再离开 火场。

3、身处楼房,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,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。也不要盲目乱跑,更不要跳楼逃生,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。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,紧闭门窗,隔断火路,等待救援。

4.在失火的楼房内,逃生不可使用电梯,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。

5.因火势太猛,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,可以从二层处跳下,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,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,然后再顺窗滑下,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,做到双脚先落地。在有把握的情况下,可以将绳索,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,一头系在窗框上,然后顺绳索滑落 到地面。

6.逃生时,尽量采取保护措施,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用湿衣物包裹身体等。7.如身上衣物着火,应迅速脱掉衣物,或者就地滚动,以身体压灭火焰,还可以跳进附近的水池、小河中,将身上的火熄灭。总之,要尽量减少身体烧伤面积,减轻烧伤程度。

8.火灾发生时,常会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,所以要预防烟毒,应尽量选择上风处停留或以湿的毛巾或口罩保护口、鼻及眼睛,避免有毒有害烟气侵害。

9.如果发生火灾,不要惊惶失措,按火灾疏散预案执行,一 切听指挥,有序、快速地离开现场。

六、水不能扑救哪些物质火灾?

水不能扑救的火灾有:

1)碱金属不能用水扑救。因为水与碱金属(如金属钾、钠)作用后能使水分解而生成氢气和放出大量热,容易引起爆炸;(2)碳化碱金属、氢化碱金属不能用水扑救。如碳化钾、碳化钠、碳化铝和碳化钙以及氢化钾、氯化镁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,放出大量热,可能引起着火和爆炸;(3)轻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,原则上不可用水扑救;(4)熔化的铁水、钢水不能用水扑救。 因铁水、钢水温度约在 1600℃,水蒸气在 1000℃以上时能分解出氢和氧、有引起爆炸危险;(5)三酸(硫酸、硝 酸、盐酸)不能用强大水流扑救,必要时,可用喷雾水流扑救;(6)高压电气装置火灾,在没有良好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流的情况下,一般不能用水扑救。

七、怎样使用身边的物品灭火?

•一旦发生火灾,尤其是火灾初起阶段,你身边虽然没有现成的灭火器,但只要你处置得当,巧妙利用好身边的物品 就能很快把火扑灭。湿布——如果家里起火,起火点不大,这时可以用浸湿的 毛巾、围裙、抹布、棉毯、棉被等,直接将火苗盖住,将 火“闷死”。

• 杯盖——酒精火锅突然起火,千万不要将其扔出去,应立 即用杯盖盖住容器口,使其窒息灭火。如果扔出去,酒精流到或溅到哪里,火就会烧到哪里。切记更不能用嘴去吹。

沙土——在室外发生初起火灾且面积不大时,在没有灭火 器或不能用水灭火的情况下,附近如有沙土,可用沙土覆 盖,使火窒息而灭。

食盐——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(NaCl),在高温火源下, 可迅速分解为氢氧化钠,通过化学作用,抑制燃烧的进行。 因此,食盐是灭油火的好帮手。

八、逃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?

1)首先要保持冷静。当烟雾袭来时,人们逃生的时间是极其短暂的。在这短暂的时间里,如果惊慌失措或盲目 行动是非常危险的,只有始终保持冷静、清醒的头脑和理 智、有效的行动,才能安全逃生。

2)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。一块普通的湿毛巾在火场中过滤有毒烟雾的效果极佳。含水量在自重 3 倍以下的普通 湿毛巾,如折叠 8 层,烟雾消除率可达 60%;如折叠 16 层, 则可达 90%以上。

3)逃生时要匍匐前进。在逃离烟雾区时,要尽量的低 头弯腰或匍匐前进,必要时,甚至可以爬行,这是脱逃烟雾区的诀窍。因为烟雾较空气轻,一般充满空间的上部, 而贴近空间地面的一般都是可以呼吸的空气层,即使贴近 空间地面的空气层中含有烟雾,但也是越贴近空间地面, 有毒烟雾会越淡,这对逃生的人越有利。

九、发生火灾时你应注意的事项?

一是切忌慌乱,判断火势来源,采取与火源相反方向逃生。二是切勿使用升降设备(电梯)逃生。三是切勿返入屋内取回贵重物品。四是夜间发生火灾时,应先叫醒熟睡的人,不要只顾自己逃生,并且尽量大声喊叫,以提醒其他人逃生。

十、身上着火怎么办?

一旦身上着了火,千万别奔跑,因为:(1)跑动带来的空气流动会使火势加大。(2)会将火源带到别处,容易产生新的起火点或直接危 害他人安全。因此,身上着火后,切忌随便跑动。应迅速将衣服脱下,将火扑灭;或就地翻滚,窒息火 灾。但要注 意不能滚动过快。如果附近有水池、河塘等水源,可迅速 跳入水中,或及时就近取水将身上火浇熄。但身体被烧伤 时,应注意不要跳入污水中,以防感染。

十一、怎样使用干粉灭火器?

灭火时,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,在距燃烧处5 米左右,放下灭火器。如在室外,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。操作者应一手把保险销拔下,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 喷嘴部,另一只手将开启压把压下,打开灭火器进行灭火。
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客服,我们将尽快处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