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

发钱的业委会就是“好业委会”?两个小区的故事,藏着答案!

发布日期:2025-07-29 09:17:30   来源 : 温暖的紫苏    作者 :俊源科技    浏览量 :10
俊源科技 温暖的紫苏 发布日期:2025-07-29 09:17:30  
10

“业委会给业主发钱了!”——听到这话,不少人会觉得“这业委会真给力”。但长沙A小区与成都B小区的故事,却撕开了一个更值得深思的问题:发钱的业委会,未必是最好的;能守住安全底线、算好长远账的,才是真靠谱。

一个发钱发成“网红”,一场大火烧出隐患

长沙A小区曾是业委会的“标杆”——十年间用公共收益给业主发了4次红包,累计超100万元。业主们领红包时的掌声,让它成了当地的“网红小区”。

但今年3月的一场大火,把这份“光鲜”烧得粉碎。31层住宅突发火灾,消防员赶到时,楼道消防栓却水压不足、甚至无法出水。火势蔓延导致三户住宅烧毁、楼下多车被砸,损失超百万元。

事后人们才发现:小区消防系统早已瘫痪,加压设备从2024年10月就完全失效,日常仅靠小修小补维持;当前维修资金里的80万,足够支撑消防整改,但都被忽视了。领过数千元红包的业主,面对数百万损失,只剩追悔——眼前的“小确幸”,终究抵不过未来的“大窟窿”。

一个返还941万结余,却不止于“发钱”

成都B小区最近也在“发钱”:向业主返还7年半的物业费结余941.9万元,不少业主能领到数千元甚至上万元。

但这个“发钱”背后,藏着更重要的动作:

业委会先通过“双晒”制度(晒收支、晒服务),把物业费的“糊涂账”算清,锁定了这笔被忽视的结余;

同步推动物业费调价——小区原物业费高于周边却服务不匹配,业委会正谈判降低费率,或公开招聘新物业;

团队零薪酬运作,把精力放在“解决问题”上:核对账目、沟通业主、推动制度完善,让“发钱”成了透明管理的自然结果,而非终极目标。

业主们说:“不仅拿到了钱,更看清了小区的账,住得更踏实。”

好业委会的三种层次:不止于“发钱”,更在于“守护”

两个小区的对比,戳破了“发钱=好业委会”的误区。真正的业委会,该有三个层次的清醒:

最差的业委会:中饱私囊,把公共资金变成“自家钱包”。

这类业委会既不管小区安全,也不向业主公开账目,把公共收益、物业费结余偷偷塞进自己口袋,是全体业主的“蛀虫”。

不理性的业委会:只顾发钱,把“眼前利”凌驾于“长远安”。

就像长沙A小区,明知消防设施老化、设备瘫痪,却不动用维修基金解决问题还把公共收益换成“红包”讨好业主。看似赢得一时掌声,实则用全体业主的安全赌未来——等隐患爆发,再深的后悔也换不回损失。

理性的业委会:先守底线,再谈福利,把“安全账”算在“红包账”前面。

成都B小区的做法值得借鉴:先排查小区的安全隐患、服务漏洞,用结余资金解决实际问题;确有剩余时,要么返还业主,要么通过业主大会降低物业费分摊;更重要的是,建立透明机制,让业主明白“钱从哪来、花到哪去”。

说到底,小区的公共资金(物业费结余、公共收益)从来不是“可分的红利”,而是家园的“救命钱”——它该优先流向消防设施维护、电梯检修、管道更新这些“保命工程”,再考虑返还或降费。这不是“抠门”,而是对几百户家庭的长远负责。

好业委会,是家园的“守护人”,不是“发钱机器”

判断一个业委会好不好,别只看发了多少钱,要看它有没有:

算清“安全账”:消防、电梯、供水等关键设施是否定期维护,隐患是否及时整改;

管好“长远账”:公共资金有没有用于补充维修基金,为十年后的设备老化、房屋“生病”留足底气;

守好“透明账”:每一分钱的来龙去脉是否公开,业主是否清楚“钱花在了哪”。

发钱能赢得一时欢呼,却赢不了长久的安心。真正的好业委会,懂得“先保安全,再谋福利”——因为他们守护的,不只是当下的红包,更是几代人共同的家园。


说明:本文2个小区信息来自网络,编辑与转载旨在用于警示教育,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或妥善处理,谢谢!
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客服,我们将尽快处理